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重庆珊瑚中学 学习型学校为校园注入生机与活力

来源: 重庆日报 | 作者: 何霜 胡忠英 | 时间: 2021-05-12 | 责编: 卢玉勤

“学习型学校”丰富和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为重庆市教育创新、优质育人的一流窗口学校,重庆市珊瑚中学校追求更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步伐从未停歇过。

近年来,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习型组织理念引入现代学校管理,激发群体力量,推进学校教与学的变革,探索了一条符合教育规律、适合学校发展的道路——建设学习型学校,结出累累硕果,先后获全国初中质量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初中教育创新成果奖等30项省部级以上荣誉,师生获国际级奖4项13人次、全国奖25项154人次、省(市)级奖63项2333人次,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探路先行

改革撬动大变革

提起学习型学校,或许很多人存有疑问:学校不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吗?不就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吗?为什么还要建设学习型学校呢?

“这是一个学习化和快速变革的新时代,给当今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进行教育的改革和管理创新,形成卓越、超越自我、持续发展的新型学校教育模式。”珊瑚中学校长林莉强调。

究竟什么是学习型学校?在珊瑚中学看来,学习型学校就是学校以学习型组织理念为引领,以教与学思维转向,构建学生会学习的学习型课程体系、教师会育人的学习型教研共同体、学校会管理的学习型管理机制,探索多层学习法、即兴反馈法、渗透管理法的实施策略,促进学生会学习、教师会育人、学校会管理,提升人人学习、人人共建、人人分享的学校办学品质。

对学习型学校的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来自于学校数年来的持续耕耘,深入实践。早在数年前,学校就敏锐发觉,“部分学生只注重知识点的表层学习,缺乏自我评价”“个别教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不足”等问题,遂以建设学习型学校为契机,破解难题。

学校做好系统设计,组织师生、家长代表,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SWOT”分析,系统设计学教管变革的逻辑体系,形成《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校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决定》和《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校课堂教学三维10条要求》。

组建学习核心团队,定期开展学习活动,研制教与学样例,创生形成学习型学校建设的“三步骤法“,即学—说、选—用、思—创。通过选书、说书分享活动,组建学习共同体,思考创新学习内容,最终思创形成教育故事、教学案例、管理案例、论文以及课题等。

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攀高,珊瑚中学通过系统调研、高位设计,到细化策略,具体指导,教师们共学共建,改革课堂和评价,形成了“三步骤法”“学教管内容框架”“课堂评价标准”等成果内容,最终找到了一条最适宜的学习型学校建设之路,开启了优质发展的一系列变革。

创新突破

三个转变开新局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走进珊瑚中学的课堂,仿佛走进了一个激活思维、启迪智慧的幸福殿堂。

郑伟老师幽默风趣又严谨细致,在《摩擦力》教学过程中,用实验生动形象地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摩擦力,学生自主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积极性高涨。

不仅物理学科高效生动,其他学科也各具特色。黄丹老师为学生建立的《文学部落》,课堂中巧妙地应用了抢答、拍照上传、录像等平板功能,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陈倩莹老师的《线段垂直平分线》,利用信息化设备功能生动形象地展示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使知识点由抽象到具体,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学习,不是学生坐在教室里就算学习,不是教师一直讲授就有学习。学习有没有真实发生,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珊瑚中学相关负责人强调,学校要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许多深层次的内涵,需要学教管的全方面深层次变革来持续助力。

聚焦学的变革,学校优化“学的常规”,即养成课前预习,课上思考、提问、探究,课后复习的习惯。优化“学的方式”,即传统与技术融合的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学科课程综合化的项目制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即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迁移学习。

推动教的变革,学校优化“教的常规”,即养成课前精准分析学情和引导学生预习,课上讲清重难点和知识体系,课后指导学生复习和布置差异性、实践性、弹性作业等,校本教研与学习型学校建设融合。优化“教的策略”,即“分享学习目标、学习真实发生、认知自评互评”三类下的N条教学策略。优化“教的范式”,聚焦师启生学,思维可视化的教学评一致性。

撬动管的变革,学校聚焦“学的变革”“教的变革”“学校教与学管的变革”常规管理,即管的制度、标准、过程管理PDCA闭环范式,激活了整体办学活力。

可以看到,珊瑚中学在“以人为本”和“以学为本”的基础上,以“学习型组织视域下的学科教学变革行动研究”为途径,通过建设“学生会学习、教师会育人、学校会管理”的学习型学校,促进学校向高质量发展。

引领辐射

珊瑚芬芳处处香

“珊瑚中学的学生就是牛!”提起珊瑚中学的学生,附近百姓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学校学生多才多艺、全面发展,DI创新、机器人战队已多次在国际舞台上闪耀光芒。

“学生通过策略学习,发展学习能力,不仅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各种学习环境,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组数据足以证明,近10年“联招”,珊瑚中学升学率每年平均达到76%左右。学生通过DI创新、机器人训练、计算编程、“STEM+”研究、科技制作等“项目式”学习,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参加各项赛事,捷报频传。近5年,学生获国际、国家、省市区等各级各类奖项达到5000人以上。

学生闪耀,学校扬名。近年来,珊瑚中学先后荣获全国初中质量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初中教育创新成果奖获得学校、国际视野下中国初中育人模式创新实践研究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科技创新实践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南岸区课改优秀学校等称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集团领头校,珊瑚中学揽责在肩,通过校内校外交流访问,教改研辐射引领、结对帮扶等形式,传经送道,分享经验、成果,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影响力。

学校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两个项目“校本课程建设推进研究”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功签约7所国外友好学校,承担3次全国级会议。研究成果《用学习型学校建设推进教与学变革》在《人民教育》发表。《多彩珊瑚精彩人生》《行远珊瑚聚源课改》两本专著顺利出版。校长林莉在西南大学与泰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国际教育论坛上作多次主题发言。

不仅如此,学校还借助领雁工程对市内多所城镇和农村学校进行对口帮扶,与海南、四川、贵州、重庆永川等多所市内外中学建立友好学校,与重庆徐悲鸿中学、重庆市95中等建立“主城区六校联盟”共谋发展。学校的建设成果吸引了北京、辽宁、河南、山东、广东、海南、贵州、四川、内蒙古等省(市、区)教育部门领导率团87批次2919人次访问、交流、学习。

守初心、担使命,珊瑚中学以至高的教育境界向学生传递知识与品格,塑造大成之才,以不懈的教育追求引领学校发展与卓越,彰显办学魅力,以广阔的胸怀向各界传递大爱和力量,共筑教育优质均衡。(图片由重庆市珊瑚中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