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职业教育 >

迈步教育强县 唱响职教强音

来源: 重庆日报 | 作者: | 时间: 2021-04-07 | 责编: 卢玉勤

秀山职教中心服装专业实训课堂剪影

秀山职教中心非物质文化传承双创基地一角

秀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彭华友

声音>>>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持续推进武陵山区教育强县建设的深化和巩固阶段,也是我校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并重的强校之路。未来,我校将继续秉承“崇德尚能,向善向上”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足秀山县,面向渝东南,服务大重庆,辐射鄂湘黔,着力打造武陵山区职教名校”的建设目标,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为契机,争创全国优质中职学校,建成武陵山区职业教育名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深化改革,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继续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并重的强校之路,是我们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秀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彭华友表示,作为渝、湘、黔结合部唯一一所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就业指导与服务为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秀山职教中心正在以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以“十四五”为起点,以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为契机,不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秀山职教中心,正立足秀山县,面向渝东南,服务大重庆,辐射鄂湘黔,办好武陵山区职教名校,为区域发展赋能添彩。

产教融合

让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

在秀山县的微电影城内,一个极具本地民俗特色的小店吸引着过往市民游客的注意。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观赏非遗节目、购买非遗产品、体验和学习非遗技艺,近距离感受秀山的风土人情、特色文化。

这是由秀山职教中心运营打造的“非物质文化双创基地”。该项目在2020年中旬正式启动,是一个多功能一体化的非遗文创综合体。“双创基地主要面向游客进行线下销售。是我校将专业建设和非遗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创新改革举措。”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事实上,双创基地的打造正是秀山职教中心以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发展的缩影,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

一直以来,秀山职教中心积极发挥职教优势,围绕秀山特色文旅产业需求设置专业,打造了以电商专业为核心,辐射带动旅游、服装、舞蹈、烹饪、物流和现代农艺专业的专业群,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旅游、物流、观光农业、花灯歌舞演艺和创编等人才。

不止是线下,学校还在秀山电商孵化园建立了电商销售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形成了“学-研-产-销”一条龙产业链,实现电商创业人才的培养和电商企业的孵化,为全县“电商是银山”的战略赋能助力。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秀山职教中心始终肩负使命、谋新求变,在深化产教融合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近年来,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学校服装专业和县工业园区服装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校内生产车间,开发和加工民族服饰;与重庆化工学院联合为秀山县中药材生产基地企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60名;学校旅游专业与秀山华城旅游合作,启动“双基地”项目建设计划,为川河盖、西街、微电影城和洪安边城等旅游景区输送了大批合格员工。

提质培优

“三教改革”加速职教内涵发展

近日,秀山职教中心邀请国内职教领域知名专家来到学校,为全校教职工带来了一场“教师能力提升”的专题讲座。活动中,培训老师从学校内涵建设、高水平项目新要求、教学成果培育思考、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5个方面展开讲解,让现场的教师们受益匪浅。

在秀山职教中心,类似这样的专业培训活动并不少见,学校着力推动“三教改革”,实施模块化教学,从教师队伍抓起,为教育教学提质注入活力源泉。

专业成长方面,学校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校企合作、学科探讨、微课竞赛等活动,形成了“以研促教、以赛促教”的良好局面,加快了“双师型”教师成长,加强了教科研队伍建设。

近3年,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680余人次,转岗25人,聘请专家进校培训60余人次,聘请民间大师21人,开展校际交流54余次,聘请行业、企业中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能工巧匠61人,新增“双师型”教师78人,“双师型”教师总数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4.4%,师生比达1:17.8。

“‘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优质的教育成就学生的多彩人生。”彭华友说。

基于此,秀山职教中心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模块化教学,成立教育教学督导小组,执行“推门听课”,“周查月评”常态化,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始终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让人才培养更具系统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多措并举之下,办学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学校参加市级技能大赛学生获奖20人次,教师获奖13人次;县级职业技能大赛,学生获奖378人次;学校申报市县级课题13个,结题市级课题1个;发表各类论文累计287篇;校长彭华友等10余名教师出版专著、编写教材10余本,同时,20余人获得专利,133人次获得县级以上部门表彰。

特色育人

“三全育人”擦亮德育品牌

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100名参赛学生有序入场,迅速而娴熟地铺被、叠被,在短短数分钟内将被子折叠得棱角分明,摆放得整齐划一,现场师生掌声雷动……

这是秀山职教中心举办的军事化技能大赛上的一幕,也是该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常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近年来,学校纵深推进“三全”育人,以“半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为抓手,培养出一大批“崇德尚能,向善向上”的优秀学子。

在秀山职教中心看来,德育是滋润学生幸福成长的种子,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是奠定未来精彩人生的重要基石。

为此,学校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为标准,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培养学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思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政府、社会共同育人。

以班级文化树立团队意识。学校各班利用每日午训、每周主题班会、每月黑板报、流动红旗等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树立团队意识,打造班级精神,引导价值取向。

以校园文化加强自主管理。学校成立了学生会,分设,7个部门各司其职,以校园为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施自主管理,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

以社团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学校开设了朗诵、主持、书画、绘画、舞蹈、球类、田径等42个社团,利用下午放学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组建了秀山花灯、苗绣、龙凤花烛、浮雕、书法等名师工作坊,传授民俗技艺,培养传承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浸润学生心田。

德育,正在让秀山职教中心的教育品牌更加闪亮。近年来,学生参加市级文明风采大赛获奖89人次,学校荣获“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县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称号。垫江、酉阳、松桃等中职学校多次来校交流,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同类学校的肯定。

渠道保障

“贯通培养”搭起人才成长立交桥

从中职学校毕业意味着只能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吗?对于秀山职教中心的学生来说,毕业并非立即就业,升学深造也是实现自我成长的另一条出路。

数据显示,在2021年高职分类考试中,该校788人参考(其中“3+2”专业241人,普升547人),上线率100%,本科上线98人,高出全市本科上线平均率13.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从秀山职教中心走出去的学子,升入高职或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的数量不容小觑。

为什么一所中职学校能取得如此喜人的办学成绩?除了办学质量的提升,贯通培养的升学体系,也为秀山职教中心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学校就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进行“3+2”合作办学,涉及到汽车制造与检修、电子技术运用、计算机运用、物流服务于管理等专业。

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为例。秀山职教中心与重庆市化工职业学院“3+2”联合办学,通过对接考试,完成五年制学习,学历为专科。自开展合作以来,两校多次就培养目标、课程教材、资源平台、实践基地、考试考核等方面交流探讨,走出了“一体化衔接”的新路子。

“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学生读书不好才去职校,去了职校只能当最底层的工人。”彭华友表示,“我们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扭转学生和家长心中‘打工学校’的偏见,从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学生就业提供更专业且稳定的保障。”

近年来,秀山职教中心通过与高职院校开展“3+2”合作办学方式,打通了“中高职”通道;通过与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项目,畅通了实习与就业渠道。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链接>>>

高位统筹学校步入发展快车道

走进秀山职教中心,现代化的校园环境、功能齐全的设施设备……处处彰显出学校一流的办学水准,学校俨然成为武陵山区职业教育的一颗灿烂明珠。

事实上,对于秀山职教中心来说,能拥有如此优越的办学条件,离不开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的重视和支持。“十三五”以来,秀山县累计投入资金4281万元,学校成功获批重庆市教师培训基地项目、无人机驾驶培训项目、电子实训基地(虚拟仿真)项目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1+X”证书试点项目,学校迎来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随着办学质量的提升,秀山职教中心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容量不足等矛盾,2019年9月,学校全面启动了学生公寓楼项目建设工程和校园二期扩建工程征地程序,新增面积约46亩,建筑总面积2.8万平方米。

项目启动以来,秀山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县发改委、县教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到校实地考察、调研,持续推进扩建工作有序开展,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近3年,学校新实训大楼投入使用,新建中药材检测和环境监测实训室4间,教职工工会活动室1间,各类民族文化功能室10间,打造武陵山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团结进步校示范点……学校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校园环境逐步美化,呈现出新气象、新姿态。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秀山县委、县政府还将投入1.5亿元,用于学校的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数说优质>>>

学校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在籍学生4236人,92个教学班。有教职员工238人,中、高级讲师85人,“双师型”教师87人,学科带头人25人,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24人。学校荣获各级各类荣誉120余项。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学校、市文明单位、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市书法艺术教育实验校、市中职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

近十年来,累计培养毕业生1万余名,其中进入高职院校深造4000余人,涌现企业业务骨干2300余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5万余人次;学生与学员荣获各类奖项2800余人次;分别与35家市内外优秀企业签订了毕业生就业协议。(谭茭刘洋图片由秀山职教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