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政策要闻 >

两江新区积极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0-09-16 | 责编: 杨锋

来自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官网消息,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简报两江新区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以下是简报具体内容。

重庆市两江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打造“开放两江、智慧之城”机遇,以智慧教育为特色,按照“博采众长、才聚两江、智慧引领、百花齐放”思路,积极创建义务教育全国优质均衡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集合力 

一是党工委高度重视教育发展。5年来,党工委会、管委会办公会研究教育工作 47次,专题会 115次,解决学校规划建设、教师引进、教师待遇和教育民生等重大问题。二是区级部门合力推动教育发展。财政局 5年来累计投入 49亿元全力保障教育发展需求。组织人事部在编制配置、教师招聘、干部配备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经济运行、规资、建设、环保、消防等部门给予学校建设有力支持,保障新建学校高品质如期开学。政法、公安、街道及社区全力帮助化解安稳矛盾,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三是市级部门大力支持两江教育。推动市教委原 6所直属学校与新区学校结对发展。市编办保障新区用编,市人力社保局在教师招聘和人才引进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

二、坚持高标准办学不遗余力 

一是教育投入不设上限。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足额、超额保障。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 1750元/生,初中 1950元/生,高中 2250元/生);新增师均公用经费(在编教师 20000元/人)。二是学校建设不降标准。提升学位标准,居住户均人口由3.2提高至 3.5人,小学学位测算指标由 48生/千人提高至 70生/千人。引入全国知名设计单位参与学校设计,建设“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学校。三是设施配置不留死角。5年来,累计投入 3.6亿元,高标准配置设施设备。对接两江新区打造重庆“智慧之城”战略,实施智慧教育进校园、进智慧公园行动,机器人配置率和人工智能编程课程开设率均达到 100%,智慧校园实现全覆盖。

三、坚持引育并重锻造队伍 

一是师资引进高门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近5年招聘中小学教师 1295名。公选教师均为市区级骨干,公招教师 90%为“双一流”大学优秀毕业生。面向全国引进 60余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二是教师配置高标准。率先成立教育发展研究院,集顶层规划、教师培训、教育研究于一体。推进教师“区管校聘”,将优秀教育人才和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到各学校。实现教学资源同步共享、干部教师双向交流。交流校级干部 18人,交流比例 20.5%。三是考核激励高效率。落实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政策;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改革校长、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效激励机制,让教师安心从教,着眼“教好”。

四、坚持民生导向注重公平

一是全面落实就近入学政策。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和公、民办学校“同步同权、共同发展”政策,严格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行为。现有在校中小学生 65518人,已全面消除大班额。二是充分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坚持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与辖区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入学机会和“零收费”政策,以企业人员、创业团队为主体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占在校学生的31.7%。三是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5年来,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2万人次,发放资助和贷款资金达 4200万元,做到应助尽助、不漏一人。

五、坚持优质发展强力改革 

一是深化多元办学改革。推进“名校+新校”集团办学、“名校长+新校”教育家办学,建立 8个教育集团,引进 11所优质学校,引进 36名优秀人才创办新学校,呈现“办一所、成一所、火一所”的良好态势。二是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实施“作业辅导+创新课程”模式,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内容,实现高质量、全免费、全覆盖,惠及学生 5万人,参与率 95%,问卷调查显示社会满意度 98%。三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与中国教科院、北京海淀区、四川天府新区、市教科院、京津沪名校、市内名校合作。 

六、坚持高质量创建积极攻坚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属事、属地责任,下好教育优先发展先手棋,打好优质均衡创建主动仗,实行部门联动,合力攻坚。二是精心部署,有效推进。暑假期间,及时安排部署,领导包片包校,开展全覆盖现场督查,对 36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围绕“校校达标、项项达标”工作要求,逐项自查自评,列出问题清单,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三是培优补短,全力突破。积极推进 8所学校整体改造工程及 18项修缮项目;招聘 341名教师,启动新一轮骨干教师考核认定;采取“场地共用、学生分流”方式化解大班额大校额问题,确保校校达标、项项达标。